璀璨中原网讯: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流经这里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生于斯、长于斯的你,对家乡郑州是否真的了解?时光荏苒,沧海桑田,它是否还是你记忆中的模样?巍巍商都,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彩,为古都郑州点亮当今、照见未来。 郑州日报推出 《行走中原·郑州奇妙游》 “一场跨越时空穿越古今的对话” 系列报道 今天,继续带您认识 “奇妙登封”——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 近30万游客走进登封 登嵩山、观云海、看大典、赏夜景 “天地之中”的吸引力毋庸置疑 而焦盖烧饼、小仓娃芥丝等 当地“土特产”的“神助攻”也不可小觑 在人们日益注重健康养生的当下 各式各样的土特产 同样为登封塑造了一张张 闪亮的魅力名片 表皮酥脆、芝麻金黄,自然开口的饼皮微微翘起,趁着热乎劲儿一口咬下去,香气四溢——这就是脍炙人口的登封特色美食焦盖烧饼。 用小麦粉和芝麻为主要原料,以植物油、食盐、辣椒、五香粉等为辅料,经过面块制作、芝麻仁加工、烧饼坯制作和控温烧烤多道工序才能成品。 经过对制作工艺改良和规范,如今的焦盖烧饼一改只能现做现吃的短板,延长了食用“寿命”,还能装箱“远走他乡”。这对推动众多当地人员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荣膺登封市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不仅如此 石道牛肉、景店小米 君召香菇、告成红薯 ……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登封牌”土特产 正在悄然“进城” 走进超市,摆在餐桌上 让更多的城市居民享受到了 “山珍”美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位于嵩山南麓的登封,总面积1217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围绕现有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登封统筹乡村生产空间,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做好“土文章”: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我们这里的香菇菇质硬、营养丰富,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每年仅销往郑州、洛阳两地香菇产品就达200万斤,干菇还远销广州!”登封市君召乡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整合8个贫困村的财政扶贫资金,建设香菇种植大棚135座,将金融扶贫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采取“户贷+基地+公司”的托管经营模式,君召乡大力推进香菇种植,并与相关机构合作,进一步拉长食用菌产业链条,使产业发展更趋科学化。 君召香菇美名远扬,毗邻的石道乡也在中药材上“大做文章”,着力打造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去年已在邵窑、范窑、许韩、术村、上窝等12个村发展种植了5000余亩中药材基地,群众当年就有了较高的收益。今年,该乡已在各村进行大范围推广,并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合作模式,探索庭院种植、“粮药套种”“林药套种”,实现"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品牌",提高中草药产业抗风险能力,打造石道中草药品牌。 因地制宜,多面开花 登封市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 以区域化品牌化建设推动标准化生产 目前共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7个 其中“登封芥菜”和“茶亭沟红薯” 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无公害农产品15家 绿色食品9家13个品种 获证农产品占市域内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 总量比重达32.5% 已注册农产品商标50余个 打造颍河源葡萄、嵩奥梨、绿宝红薯 康润蔬菜、宝融农业等多个 绿色标志产品和农业知名品牌 全力提升登封市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当前,登封市已全面吹响乡村全面振兴冲锋号,立足山区丘陵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高山生态种植、特色养殖,推进农业与工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登封市农委负责人表示,力争全市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文旅纪念品种类超过70种,在不久的将来,登封“土特产”完全“有料”变成市民“伴手礼”、游客“抢手货”,成为登封文旅之外的另一种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登封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