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人择水而居。水就像人的姓氏。
地上水不足的地方,人们就掘了井。井就成了稳定生活的一种象征,更是乡情深扎于地下的根系。
掘井和修桥铺路都属行善积德之事,掘井和栽树都有泽被后世之功。古老的村寨里,都会有一口老井,水质清澈,饮之甘之如饴,代代人都靠它活命。大家吃着一口井里的水,也会因一口井的恩情培养出了牢固的集体主义,乃至强大的爱国情怀。

井都直直的,取最短的距离,又因为它们都挺直了腰杆,又让我们的俯视一次次变成了仰视。人们每每用绳子把水从深井里汲上来,都会感受到食着人间烟火的甜蜜。
诗人说:月亮是天上湖。而我要说:井就是地下湖。
井处得很低,然而因为低,它就拥有了更高的天空。井就像一只眼睛,一直关注着天空。井和岁月好像有着一个不变而又宿命般的约定。子午时,井见到了太阳,子夜时,井见到了月亮。那一见钟情心心相印的时刻,堪称世界上最美好最圣洁的雅集,也让我们感受到时光的宝贵,并深知光阴在悄悄流逝。所谓的悲欣交集也不过如此。就这样,日月和井保持着天地精神之往来,它们聚聚散散,合合离离,周而复始,一以贯之。

井位卑不敢忘忧国,它并不总是偏安于一隅,它也有着自己的潮起潮落,自己的歌唱舞蹈,呼应着风云变幻,呼应着地上的江河。有时雨水过多,就会把井充满,让它成为一眼激情翻涌的喷泉。流出走远的成了江河,留守故乡的就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湖泊。
有人说,井是一个地方永远竖着的历史的活石碑,而那生生不息的水就是它全部的生动的碑文。诚如斯言呀!
也有人说,世界上有两把天然的尺子,一把是山,它在地上矗立着,另一把就是井,它在地下矗立着,它们一直在测量着天道人心,是非曲直。也许,井的存在就是这样一种启示。

作者简介: 梅朵,原名杨建勇,扶沟人,河南省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英语教师。作品见诸于《诗刊》《散文诗》《中国校园文学》《天津文学》《 语文报》等刊物。出版文集《太阳月亮星星》《天启》等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