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址

璀璨中原

搜索
热搜: 豫商 文化 公益
璀璨中原 首页 文化 查看内容

璀璨中原网讯:大寨“铁姑娘”郭凤莲,60年代时名噪一时,如今过得如何?

2022-11-7 16:18| 评论: 0|来自: 大寨“铁姑娘”郭凤莲,60年代时名噪一时,如今过得如何?

摘要: 从16岁开始,郭凤莲就开始为大寨村奉献自己,并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将大寨村从贫困小村发展成新时代背景下的发达农村。 若是每个村里都有郭凤莲这样的村官,或许中国也就不会再有贫困农民了吧。

前言:

“我们老人什么时候兜里能有零花钱?”

“我们能住上大房子吗?”

“孩子们上学怎么办呢?”

……

每当被问到这些问题,郭凤莲就知道自己需要努力了,努力让村里所有村民都过上更富裕的生活。

从196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山西大寨村已经成功从贫困村转变为一年收入17亿的富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郭凤莲。

郭凤莲与大寨村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这一切还要从他再次返回大寨村说起。

一、返回大寨村,重现辉煌

1991年,郭凤莲突然接到通知:重回大寨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刚收到这个消息时,郭凤莲心里既开心又失落。开心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回到生长的家长,难受的是不知道为什么组织上会将自己的工作进行调整。

不过一想到现在大寨村的情况,郭凤莲就放下了所有疑问,立刻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与此同时,听说郭凤莲即将回到大寨村的消息后,当地所有村民都激动不已。

因为自从郭凤莲走后,大寨村已经连续换了三四个书记,可惜大寨村一直都没能再次引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潮流。即便日子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但依旧没能改变百姓的生活。

返回大寨村后,郭凤莲抽出很多时间到村民家中走访。最后郭凤莲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大寨村不用担心温饱,就是不够富裕。

如何能够带着大家增加收入呢?郭凤莲决定先去大城市观摩观摩。一番思考后,郭凤莲将目标选为上海。

1992年,几经周折后郭凤莲终于抵达目的地。一下车郭凤莲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整齐的街道、飞快的汽车、林立的高楼。

也正是在这里,郭凤莲第一次喝到了咖啡,见识到了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也正是从这次考察后,郭凤莲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更重要的是,郭凤莲想要重现曾经大寨村的辉煌。

二、曾经的大寨村

陈永贵担任大寨村书记的第一天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村子的现状,改变所有人的生活。

于是陈永贵带着大家开垦荒地,在原有的800亩耕地基础上再增加400亩,粮食产量也从之前的100多斤增加到700多斤。

就在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时,连续七天不间断的大雨冲毁了百姓的收成,更冲破了大家的美好向往。

那段时间里,所有大寨村的人都在修房子、修路、整理耕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支由23名十六岁以下女孩组成的“铁姑娘”加入到劳动中,队长正是郭凤莲。

在这场重建家园的过程中,郭凤莲带领的所有女孩像男人们一样从事体力劳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同时也带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就这样,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村的村民们重建了自己的家园,粮食也增产到40万斤。原本光秃秃的山上种满了绿树,再也不担心洪水的侵袭。

在那个困难的年代里,大寨村的事迹被传遍全国,就连毛主席都号召所有农村向大寨村学习,铁姑娘郭凤莲自然也成为名噪一时的模范。

1973年,村书记陈永贵被周总理带回国务院担任副总理,临走时,大寨村的单子被陈永贵交到了郭凤莲手上。

只不过没过多久,郭凤莲被调往其他工作岗位,从此离开了这个付出全部心血的家乡。

可惜的是,在其他村庄都在积极寻求致富之路时,大寨村却并没有跟上脚步,依旧保持着现状。直到郭凤莲从上海回来,大寨村才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

三、大寨村的致富之路

从上海回到大寨村,郭凤莲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最后郭凤莲决定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大寨村建工厂,既能达到致富的目的,又能减少风险。

不久之后,大寨村多了羊毛衫厂、面粉厂、水泥厂,为大寨村的村民们增加了许多挣钱的方式。

但这一切郭凤莲并没有满足,又成立了大寨集团,将旅游业、轻工业等多种行业融合在一起,形成多条产业链。

眼看着百姓们越来越有钱,郭凤莲的心终于稍稍安定一些。但郭凤莲并没有就此放松,而是为当地村民请来许多教师,教授大家如何经营好自己的小生意。

就这样,大寨村的销售额逐渐从百万、千万最后达到17亿。这个只有五百多人口的村子,每个人的月收入都能突破一万元。

钱越赚越多,郭凤莲也将目光从经济转到人文关怀上。

听说年纪大的老人没有零花钱,郭凤莲为所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不同金额的养老金。

听说百姓们的房子都太破旧,郭凤莲专门划出一片地建民用房,并统一由村里负责输送水、电、气。

更重要的是,郭凤莲从没忘记过对下一代的教育。为了让孩子们有学可上,郭凤莲花费大量精力建造中小学,而且为每一位上学的孩子都发放了金额不等的奖学金。

考上大学的学生可以得到一千元的奖学金,而大寨村最好的一名学生考入了清华大学。

一直到现在,郭凤莲还在大寨村继续带领农民们发家致富,许多农民已经可以年入千万了。这一切,都是郭凤莲带来的。

从16岁开始,郭凤莲就开始为大寨村奉献自己,并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将大寨村从贫困小村发展成新时代背景下的发达农村。

若是每个村里都有郭凤莲这样的村官,或许中国也就不会再有贫困农民了吧。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最新评论

下级分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