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中原网报道:医者仁心铭刻初心 二七精神汇聚使命
医者仁心铭刻初心 二七精神汇聚使命 ——我的履职故事 开芸 我们生活的郑州,是二七大罢工的策源地,我从小生活在市三院,离我家不远,就是二七纪念塔和二七纪念堂,附近的三益街小学,当年就是组织铁路工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人夜校。二七大罢工的故事,我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1921年,在党的早期领导成员推动下,郑州铁路职工学校正式创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赵子健从北京被派到郑州任教,并代理校长一职,铁路工人领袖高斌、姜海士等人利用夜间到校授课,这所学校成为播下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火种的工人夜校。赵子健等人从调查铁路工人情况着手,向铁路工人传授文化知识、播撒革命热情,启发了工人们的觉悟,为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做了准备。之后,李大钊来到郑州视察和指导工人运动,在这里向共人民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号召工人们组织团结起来,工人夜校很快成为联络团结工人的阵地。
随着党领导下工人运动斗争的不断深入,京汉铁路沿线各站已建立起16个工会分会,建立全路统一工会组织的需求迫在眉睫。各分会决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普乐园剧场﹙今二七纪念堂﹚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出席的不仅有京汉铁路工人代表,还有其他铁路和行业工人领袖,沿线各地民主爱国人士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代表。 但工人们的合理要求遭到军阀百般阻挠,无论是面对利诱还是威逼,工人代表们面对强权毫不屈服,冲破军警封锁宣布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并毅然决定反抗军阀野蛮无理行径,决定于2月4日发动全路总罢工,号召工人们“为自由作战,为人权作战,只有前进,绝无后退。” 陈望道先生说“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因而引人追随,而为追随真理而付出的的代价又未尝不惨痛。1200多公里长的京汉铁路因罢工陷入瘫痪,引起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恐慌,最终酿成二七惨案,在江岸,36名工人壮烈牺牲;在郑州,铁路工会委员长高斌惨遭酷刑牺牲;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等人也被捕并遭杀害。 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听着周围二七烈士们的故事,追随着医生们钻研医术、治病救人的追求,我也成为了一名医生,一名医疗卫生行业的政协委员,直到今天,两股子精神仍然推动着我不断前进,成为我不断追求进步和卓越的源动力。 毛主席有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蕴含无穷伟力,从历史中绵延传承、从杏林里耳濡目染、在征程上鞭策激励我的这股精神,概括来说有四方面内涵: 一是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勇斗争精神。医生的岗位很是辛苦,经常要连轴转,周末和节假日也得不到保证,但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比起来,我们的这点牺牲是值得的。 二是服从大局、听党指挥的品质。1954年河南省会迁至郑州后,大批来自北京、上海、武汉、西安以及东北地区的工人和知识分子来到郑州,无怨无悔扎根中原大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这种精神至今还滋润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激励着我不断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是拼搏争先、敢于创新的火车头精神。如今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我们生活的郑州已经迈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征程,挑起了中部崛起战略的重任大梁,正以时不我待、一往无前的面貌奋力前进。今天的优越环境,是烈士们用热血用奋斗换来的,我们也要敢为人先,勇于夺取新时代新胜利。 四是心系群众、为民担当的务实情怀。医生的追求是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政协委员的担当是建言献策、参政议政,都关系民生福祉,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我们一刻也不能放下的使命和初心。
就像二七塔和二七纪念堂一样,二七精神也长久守望着我们,像是响彻全城的《东方红》一样,在我们的耳畔、脑海、心头回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