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诗词不同,历史上还有一种诗叫“打油诗”。
打油诗不求对仗平仄,只求风趣逗人;不求韵律韵脚,只求朗朗上口。 来看看这些打油诗有没有逗笑你? 作为打油诗的开山鼻祖,相传唐人张打油的《咏雪》诗开创。 此诗写雪不含雪,作诗不是诗,诙谐幽默,俚语入句,民间广为传播,从而开创打油诗的先河。 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 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  
明朝有个诗人叫陆诗伯,他这首打油诗同样写雪,用拟人手法,从一个侧面,活脱脱地构勒出劳苦大众饥寒交迫难渡年关的凄凉境地,像画了一幅当时社会的悲惨世像图,读来字字沾血带泪。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打油诗不仅平民喜爱喜作,就连皇帝和文人武士亦喜为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晨,想起金鸡长鸣之声,不禁诗兴大发,作一首《咏鸡鸣》。
诗的前两句,出语太俗,群臣举座皆惊,欲笑不敢,正面面相觑时,又听朱元璋后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才惊得瞠目结舌,暗自叫好,再也不敢小觑这位出身贫苦皇帝的诗作了。 号称明朝第一才子的解缙,从小聪颖过人,八岁时已能诗能文。十八岁时,解缙在乡试中得了第一名解元,当时天下小雨,解缙喜极不慎滑倒,村人看到后都笑话他。 解缙出口成章,作了一首有关春雨的打油诗,化解了尴尬,更显幽默风趣。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