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上街区曙光小学优秀教师王先锋二三事 璀璨中原网讯(王长安)报道:王仙峰,郑州市上街区曙光小学语文教师。她三十年来一直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朴素简单的大道精神,把希望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她爱好书法,先后获得优秀辅导教师、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一.走进经典 陶冶心灵 王仙峰老师喜欢吟诗诵典。“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在她的影响下也爱上了经典。每天的课前诵读时间学生们不是诵《论语》就是读《大学》,背诵经典,成了他们的必修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听到学生朗朗上口诵读的声音 ,她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富足。渐渐地,这些古人的智慧,在诵读过程中,无形地化为血液,在学生的心田流淌。
经典诵读一段时间之后,班里学生的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稚嫩的脸庞,懂事了许多。但是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她总能从读过的经典中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当学生因为贪玩而忘记写作业时,“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这把钥匙打开了学习之门;当学生下课打闹,言语冲突时,“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学生的矛盾就能迎刃而解;当遇到成长问题,闹情绪时,“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学生瞬间心情豁然开朗;特别是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想放弃时,“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学生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困难并有了信心。“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这句话时时刻刻警示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一路披荆斩棘,沿着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断前进。 二.弘扬书法 绽放精彩 字如其人,人亦如字,透过字迹,便知心性,习得一手好字,必将受益终身。王老师告诉孩子们:“写字要留有余地,上留天,下留地,左右还要留距离。”就如同做人,凡事要留有余地,不能太满。她经常把自己的作品在班级展示给孩子们,班级学生也对书法产生了浓浓的兴趣。她号召学生说:“咱们班谁写得字漂亮,不但在班里展示,还会在学校展览,让全校师生都来欣赏,并且我还会给你发纪念品哟!”这句话像一个火种,点燃了学生的书法热情。课余时间总能看到有几个学生安安静静临摹手中的卷轴,而她徘徊其间不时地弯下腰进行指点、示范。看,孩子们临摹的神情是那么专注,姿势是那么优雅,一个个汉字在她们的妙手下跃然纸上,像一个个跳动的精灵,让围观的学生都为之叹服。“老师,我这幅《兰亭集序》送给你吧。”她听到这甜甜的声音,一个学生恭恭敬敬地向她呈上来一幅卷轴。这时王老师笑靥如花,赞叹道:“哟,这是老师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我要在班上好好展示展示!”这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幅作品,而是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和坚持。之后,《上林赋》《桃花源记》《论语》等这些书法经典名篇像雨后春笋般在班级里涌现!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黑暗……”泰戈尔的《用生命影响生命》是她的座右铭。在教育的路上做自己的一盏灯,点亮自己,温暖着自己,也照亮着别人。让每个学生都活成一道光,绽放自己的精彩。 责编:永安 校对:聂犇 |